067,康熙年间的两大名臣_人在蜀山,反清复明
尘缘小说网 > 人在蜀山,反清复明 > 067,康熙年间的两大名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067,康熙年间的两大名臣

  大王,您可是代王之后啊。

  朱阳看了顾炎武一眼。

  亭林先生,此话大有深意啊。

  顾炎武索性直言:大王,难道您忘了弘光隆武永历三朝的帝位之争了吗?

  顾炎武这是怕如果朱阳复明称帝,会冒出一堆人来抢夺这个皇帝的称号。

  原因很简单,朱阳没有法理上的继承大明帝国的权力。

  因为他是代王之后,代王是朱元璋的第十四个儿子。

  不管从哪来算,都算不到朱阳头上。

  这些个大明遗老遗臣,干正事或许不行,但是搞内斗那可都是一把好手。

  好好的一个南明,生生给斗的稀碎。

  听了顾炎武的话,朱阳不由的哈哈大笑。

  亭林先生,你觉得我会怕那些人吗,不过一群蝇营狗苟之辈罢了。

  当然,你说的不称帝是对的,但是我怕的不是他们,我怕的是麻烦,没有那么多时间跟这些人搞什么争权夺利的事情。

  毕竟,我们的敌人是满清狗鞑子,至于他们,识趣最好,不识趣的话,哼哼!

  朱阳的话没有说完,不过,顾炎武领悟到了朱阳的意思。

  他现在已经看出来了,这位山阴王,绝对不是什么心慈手软的主。

 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,颇类太祖和成祖。

  老朱家的优良传统,心狠手辣绝对是继承了十成十。

  如果那些人不识趣,这位山阴王绝对会让他们记起被太祖和成祖支配的恐怖。

  两人一路上商议着进入江陵之后的一番事情,很快就过了镇江,踏入江宁府境内。

  清廷在江苏设置了两个布政使,一个是江宁布政使,一个是江苏布政使。

  江宁布政使管辖江宁扬州通州淮安徐州海州六府。

  江苏布政使管辖镇江常州苏州太仓和松江五府。

  当然这是乾隆时候的事情了。

  现在,江苏还是有两个布政使,一个ah布政使,一个是江苏布政使。

  ah布政使在江宁,但是管辖的却是ah省的事情。

  江苏布政使在苏州,管辖js省的事情。

  就是这么奇葩。

  所以,现在江宁府境内不仅有两江总督衙门,更有ah布政使衙门,当然兵力自然也少不了了。

  毕竟江陵乃是整个江南的中心,有无数重要的衙门都在这里。

  因此,江陵常年驻扎两万八旗和十万绿营。

  先前为什么没有调动这些兵力去平叛朱阳?

  原因很简单,鳌拜就是想给自己的弟弟穆里玛搞一些功劳。

  而且鳌拜跟现任的两江总督麻勒吉不和。

  或者这么说吧,麻勒吉看不上鳌拜。

  因为人家麻勒吉可是状元出身。

  顺治九年,麻勒吉以翻译举人举会试第一,为满族第一状元。

  这样的人,你说他能看得上鳌拜这个粗人吗?

  况且,麻勒吉读书读多了,忠君思想很严重。所以,跟鳌拜的关系就更加恶劣了。

  在鳌拜和麻勒吉看来,太平军不过是纤芥之疾而已,分分钟就可以平叛的。

  按理来说,江苏巡抚韩世琦被干掉之后,就应该由两江总督接手平叛事宜。

  但是,鳌拜直接通过朝廷横插一手,没给麻勒吉机会。

  麻勒吉索性也就不管了,因为他本人对于打仗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趣,搞搞诗词歌赋他不香吗?

  打仗有什么好玩的。

  不得不说,麻勒吉正是满人之中的少数。

  这不,当朱阳率领五千军队踏入江宁府的时候,麻勒吉这个时候正跟江陵的文人墨客举行诗会呢。

  举行诗会的最佳地点自然是十里秦淮了。

  十里秦淮灯火灿,楼台亭榭绕河堤;笙歌浓酒盈朱雀,古籍奇珍满乌衣。

  作为两江总督,江南地面的南波万。

  就算麻勒吉吟诵出来的诗句狗屁不通,那也是堪比李杜的补休诗篇。

  更不要说,人家麻勒吉还是有两把刷子的,这状元也不是靠贿赂搞来的。

  虽然麻勒吉做的诗句算不上什么传世名作,但是起码语句通顺,合辙押韵,看得过去。

  比起他的后辈乾隆那可是要好太多了。

  所以,在这酒楼之中,气氛也还算融洽,毕竟不用尬吹硬捧。

  所有人都是面带笑容,不时的吹捧一下总督大人,然后再喝喝小酒,吃吃小菜,看看小美人,简直就是神仙日子啊。

  只不过,唯有一人,身穿青衫,面容疏淡,眼神清冷,菜也不吃,美人也不看,只是一口一口的喝着酒,不知道在想些什么。

  他旁边一人见他如此,顿时凑了过来道:晋卿,值此良辰美景,美酒佳肴,为何只顾喝酒,却视美人佳肴于不顾啊?

  这青衫男子看到凑过来的好友,顿时无奈道:敦复,你自得其乐就好了,为何偏要打搅我呢。

  这晋卿和敦复,正是李光地和张英。

  恩,张英可能都不熟悉,但是他儿子张廷玉可就是大名鼎鼎了。

  李光地和张廷玉可都是康熙朝的名臣。

  当然,张英本身也不是一般人。

  最后可是拜文华殿大学士,兼礼部尚书,死后谥号文端。

  张英有一个最为出名的故事。

  就是六尺巷的故事,千里修书只为墙,让他三尺又何妨。万里长城今犹在,不见当年秦始皇。

  所以,也能看出,张英这个人是豁达随和之人。

  这也是为什么他能跟李光地成为好友的原因之一。

  李光地这家伙有才是有才,但是性情高傲,不和凡俗之流。

  若非张英才学出众,且性格随和豁达,两人断然是不可能成为好友的。

  张英一把扯过李光地:晋卿,你可是在想江阴太平军之事?

  李光地闻言看了一眼自己的这个好友,嗤笑道:我想有什么用,没看到咱们的两江总督大人正陶醉于诗词歌赋之间,与民同乐的吗!

  听着自己好友这充满怨气的话,张英赶忙止住他:晋卿,不可胡言乱语,今科会试你不想中了?

  怎么,难道总督大人还能插手国家的抡才大典不成?

  听到李光地声音越发高昂,张英恨不得捂上他的嘴。

  麻勒吉虽然不是今科会试主考官,但是他跟主考官李霨那可是至交。

  人家根本不需要插手,只需要稍稍说上几句,就能让李光地落榜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cyfus.com。尘缘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cyfus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